中国民办高校网

中斯教育项目欲在中国推广特教戏剧教学

  中新网成都12月15日电(何浠)15日,在成都市特殊教育学校聋生部8年级的教室里,从斯诺文尼亚远道而来的老师为这些孩子们带来了一堂有趣的戏剧课,师生间的互动十分融洽。

  据悉,这是一个来自成都的国际友城斯诺文尼亚首都卢布尔雅那市的“中斯青少年教育交流项目”,在未来的一年,该项目不仅希望戏剧教学在中国的特殊教育中得以推广,更希望以此搭建起听障青少年与正常青少年、中欧青少年之间沟通的桥梁。

  记者在现场看到,她们以教室为舞台,老师成导演,没有声音,只用肢体语言。孩子们每4人一组,共同用“定格”的肢体语言表演出房子、飞机、电脑和“日常的一天”。无论是具体的还是抽象的事物,经他们的想象和表演,妙趣横生,逗乐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这节戏剧课并没有预先设定剧本,听障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即兴表演,老师提供情景假设,学生发挥想象将之用肢体语言演出。通常情况下,一节完整的戏剧教学课需要1个小时,由热身、主体、讨论三个环节组成。

  在斯诺文尼亚率先倡导戏剧教学的Veronika Gaber Korbar,已从事了20年的听障儿童教学工作。在她看来,针对听障儿童的教学必须要尽量具体、简单、形象,戏剧教学正好符合这些特点,通过更直观和体验的方式,能使孩子更主动而有效地学习。并且她还希望通过这个项目促进听障青少年与正常青少年的沟通与交流,促进这一教学方法在中国的推广,促进中欧青少年的相互了解与文化交流。

  成都市特殊教育学校老师宋晓琴告诉记者,学生们非常喜欢参与互动式、体验式的课程,“这个项目带来的方法拥有一套完整的体系,过程与目标很明确,以后会更普遍地运用到教学中来。”

  据介绍,明年1月,包括成都特教学校在内的中方项目成员将赴斯访问,介绍中国聋哑儿童教育、中国儿童戏剧的发展与现状。明年7月至10月,斯诺文尼亚与成都的青少年将进行互访,一起参与戏剧教学活动与其他丰富多彩的活动。(完)